结构化思维从优秀到卓越的关键
2021-03-15 16:25:47
首先结构化思维是指在思考分析问题时,以一定的范式、流程顺序进行。先以假设为先导,对问题进行正确的界定,假设并罗列问题构成的要素,其次对要素进行合理分类,排除其中的非关键分类,对重点分类进行分析,寻找对策,制定行动计划。
简单来讲结构化思维就是研究事物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。而结构化思维的关键主要在于两点,1、以假设为导向,严格的结构化。2、以始为终,运用3P原理,强调系统性解决问题。

图片

1、以假设为导向,严格的结构化
这是一种结构逆推的思考方式,具体包括四个步骤:首先要定义问题或目标,第二步列举出所有的可能性答案,第三步采用排除法,找出相对的最优解。这就是“以假设为导向”的思维方法,因为在实际情况下环境往往是带有一定不确定性的,在正向推导是往往会因思维的过度发散而难有结果。若从结果出发逆向推演,反而可以帮助我们缩小目标范围,最终让我们的思考聚焦于最有利于达到目标的方向上。
2、以终为始,巧妙运用3P原理
首先3p原理里面的3P即Purpose、Principle、Process(目的、原则、流程)。其中Purpose——目的,做事要先明确目的意义,只有明确了目的之后,才考虑是否有实现这一目的之方法。Principle——原则,即开展工作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,以这些原则为基础,选择相应的流程和方法。Process——流程,即实现目的和目标之时,需要开展哪些工作。对应所需要的的资源和工具。如何确保工作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。

图片

以上两点即为结构化思维的关键,总结起来结构化思维主要分为三步走:确定目标——资源盘点——制定计划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——做包子,做包子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通过结构化思维来完成的系统性工程:
确定目标——决定做包子;
资源盘点——需要哪些食材,需要多少人力,预计多长时间完成;
制定计划——什么时间烧水、什么时候揉面、发面时间、蒸煮时间、搅拌馅料等等。
结构化思维就是将零散的信息、知识、数据等等用一条线或一个框架收拢,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使得我们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。长期训练即可提升我们系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还能使我们的逻辑更加清晰,思维更加缜密、灵活有条理。
文末欢迎大家关注知乎号“嘉兴三立顾问”了解更多原创企管知识及实操案例。
11111111111111111111 图片

1

特别声明:本文转载自网络,文章仅供学习参考,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,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敬意和感谢。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

1

图片

相关推荐